彭仕麒16歲開始收集火花,至今已有53年的收藏經(jīng)歷了。彭老師說:“我們那個年代,沒有打火機,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火柴。而我的父親又喜歡抽煙,所以家里的火柴盒很多,我很喜歡火柴盒上的各種畫,便把那些空火柴盒都收集了。”彭老師說1961年左右,火柴大概是2分錢一盒,那時候2分錢可以買個燒餅。他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時候為了買火花,父親給兩分錢買個燒餅,他常常都愿意餓著肚子拿錢去買火柴。回憶起往事,彭老師還記得,在西安工作時穿的膠鞋鞋底快磨穿了,自己舍不得買新的,拿自行車廢帶補一下,將就著再穿,省下的錢就能多買些火花。
作為85后,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各式各樣、精致漂亮的火柴盒,記憶中看到的火柴盒都是賓館里簡潔的外觀。彭老師指著墻上一幅幅精致的火花告訴筆者,那時候火柴盒是連續(xù)性的,系列性的內(nèi)容。有名勝古跡、風光山川、珍禽奇獸、歷史事件、戲劇歌舞、古今貨幣、四大名著、名人字畫等等,成為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shù)性為一體的百科全書,吸引著藝術(shù)愛好者們收藏。“你別看火柴盒小,因為家家戶戶都要用到,所以火柴盒也成了宣傳的平臺,比如延安火柴宣傳的是延安精神,漢中火柴主要宣傳三國文化。”彭老師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