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愛霞
不管你愿不愿意,美好的暑假已結束了,面對新學期的大門,作為老師和孩子,面對的第一件事當為如何調整狀態(tài),用充沛的精氣神面對新學年的教學工作和學習生活。
開學第一周當如何收心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孩子的假期生活。
大多數(shù)孩子的假期狀態(tài)無外乎這三種:一是生活起居無規(guī)律,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二是沉浸在電視節(jié)目、網絡游戲、球場競技、逛街游玩中,思想游離,無法集中精力;三是面對即將到來的學校生活持排斥態(tài)度,不想學習。針對這幾種現(xiàn)象,老師和家長應對癥下藥。
首先,家長應積極行動起來,在開學前和孩子一起協(xié)商,調整好心態(tài)和生物鐘,模擬開學節(jié)奏,營造收心環(huán)境。家長按時準備一日三餐,早睡早起,不在家里組織娛樂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假期已經漸漸遠離了。青少年的適應性與柔韌性均好,有兩三天按時起床,有序做事,凌亂的生活就會迅速歸整。報名后,班主任應組織上好第一節(jié)班會課,讓孩子自己拿出調整方案,并在小組之間交流,互相監(jiān)督互相提醒,并在每天大課間進行自我反思。只有真正調動起孩子的主觀意愿,孩子主動克服“困”,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其次,家長要逐漸收緊孩子看電視、上網、出去玩的時間,多花一點時間陪伴他們,跟孩子多談談上學期的學校生活,比如孩子要好的小伙伴,孩子非常喜歡的某個老師,或者上個學期的進步,喚起孩子對校園生活的向往,讓孩子懷著迫切的愿望回到學校。這時,家長切忌不能責罵孩子,那只會讓孩子反感。
學校層面,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新學期心語日記,讓學生全面分析自己的優(yōu)缺點,說說假期做了什么,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事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tài)。日記收上來后班主任要細細查看每一個孩子的心語,在字里行間捕捉孩子的潛在信息和問題,及時找孩子談心,經常和家長溝通,幫助孩子放下電腦手機,走出網絡,回歸學習狀態(tài)。
第三,那些心“野”的孩子,往往最難回歸。面對約束,他們有可能情緒激烈。這時家長和老師要多和孩子談心,讓孩子意識到自身優(yōu)勢,引導他們發(fā)揮好帶頭作用。對有些自卑的孩子,要多緩解他們內心的脆弱和不安,強化其在學校里曾經有過的正面的、積極的情緒體驗;同時要幫助孩子宣泄個人不良情緒,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去。家長方面,還是以陪伴為主,陪孩子一起學習,陪孩子一起運動,陪孩子一起面對新變化,比如新?lián)Q了班,新?lián)Q了代課老師,都要了解。
老師應該盡量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同時在課堂中還要于無形中處處滲透“規(guī)矩”,提醒孩子現(xiàn)在已步入正軌,不能再自由散漫,毫無章法。
“開學綜合癥”是正常現(xiàn)象,就像成年人放長假后不愿上班一樣,這種現(xiàn)象既不可無視,又不可小視。只要家長機智地引導,老師科學地施教,孩子就會盡快“收心”,不用幾天他們定會以飽滿的熱情開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