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位于秦巴山區(qū)的安康市經濟增長快、發(fā)展變化大,然而“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速并未改變“相對滯后”的發(fā)展現(xiàn)狀。市委、市政府為實現(xiàn)“追趕超越、綠色崛起”,把加大公共投資項目作為重頭戲,但公共投資存在十分嚴峻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市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為規(guī)范公共投資項目市場,2017年8月,市政府制定了《安康市公共投資項目審計實施辦法》,從2017年9月1日實施。該辦法的出臺,標志著全市審計機關用審計制度進行治理公共投資市場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早在2012年,安康市出臺了規(guī)范性文件《安康市政府投資審計實施辦法》,該辦法實施五年來,全市核減工程多計工程價款和挽回損失浪費資金共計2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反響,該規(guī)范性文件因實施時間到期自行廢止。在實現(xiàn)“追趕超越”的新形勢下,公共投資領域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涌現(xiàn),很多問題需要通過審計制度來解決、完善,為保障市委市政府經濟發(fā)展總體目標順利實現(xiàn),市審計局重新起草了《安康市公共投資項目審計實施辦法》,并征求人大常委會及市直各部門意見,報市政府嚴格審查后批準施行。
新辦法著眼安康市經濟發(fā)展全局,順應市場對審計監(jiān)督的客觀需求。一是將社會融資建設的公共投資項目納入審計監(jiān)督的范圍,覆蓋了審計監(jiān)督盲點;二是將審計重點放在對市場的規(guī)范和治理,用審計制度治理公共投資領域招投標等一系列疑難問題,破解改革難點;三是以問題為導向,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促進廉政建設;四是明確對工程造價審計的重點是復核把關,審計監(jiān)督建設單位在履行合同中是否存在公共資產損失;五是將審計機關聘用社會中介機構,交由建設單位自行辦理政府采購,完善社會中介參與審計工作程序;六是對限額以上項目全覆蓋審計,對重大項目有重點實施跟蹤審計,由點及面,點面結合,標本兼治,達到宏觀管理的效果,促進我市公共投資市場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