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婷在家給做農(nóng)活的家人做飯
安康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賈玉梅)8月13日下午,朱宏婷一家6口人都在院子里的櫻桃樹下,40多歲的朱爸爸激動地笑不合嘴,快40的媽媽則是在一旁悄悄的摸眼淚,啞巴外婆手舞足蹈的也一直在大聲的啊啊啊的,時常神志不清的外公依然是坐在一旁抽著煙,中間的位置,朱宏婷和弟弟坐在長條凳子上,拿著手上的東西興奮的看著,讀著,笑著,旁邊一個小凳子上,放著一個打開的紅色快遞信封,上面有著大大的幾個字:高考錄取通知書。
7月初,參加完高考的朱宏婷收拾完宿舍的東西后就隨著騎摩托車來接她的爸爸一起回家了。她的家在距離縣城39公里的太山廟鎮(zhèn)太山村胭脂壩,家中祖輩都是農(nóng)民,傳承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典型農(nóng)民生活方式?70歲的外公早年在林場工作,后因精神疾病早早回家,外婆是聾啞人,且雙手殘疾,兩老只有朱媽媽一個孩子,家庭的境況使得朱媽媽小學畢業(yè)就在家務農(nóng)并照顧二老生活。后因朱爸爸的入贅,家庭情況稍有好轉(zhuǎn),但因家庭情況,父母無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周圍打點零工和上山采藥來維持生計,沒有一技之長、無發(fā)展項目、資金缺乏、交通不便,以及醫(yī)療費用、學費等多種因素,仍然改變不了貧困現(xiàn)狀。
朱宏婷在剛上小學時,老師就反映說是她好像視力不好,直到調(diào)至第一排坐著,她回家給家里說還是看不清黑板上老師寫的字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感覺到問題的嚴重,去檢查后診斷為先天性弱視。以后的很多個暑假,她都會隨著爸爸媽媽一起到西安或者外地求醫(yī),結(jié)果都是不盡人意。
視力不行聽力補。檢查結(jié)果曾讓朱宏婷有過放棄學習的想法,但是媽媽說:“你看看我們屋這個樣子,你不上學,你還想和我們一樣,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嗎?上課時候眼睛看不清,你就用耳朵聽,聽老師怎么講,自己邊聽邊記,記不全的就問老師、問同學,多問幾遍就能記住了”。
就這樣,看書眼睛距離書面只有幾厘米的她,堅持上課“聽”課,課后“補”課的艱辛學習一直堅持到了高考。功夫不負有心人,分數(shù)成功超過二本線,立志當教師的她在填寫志愿時全部都填的師范學院。
7月27日,通過手機上網(wǎng)得知自己被渭南師范錄取時,自己先偷偷地躲在一邊大哭了一場,才將這個喜訊告訴家里人,當那份能讓她改變命運的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沈甸甸的拿在手上時,她開心的笑了。
距離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朱宏婷確因?qū)W費生活費的問題苦惱,但是朱媽媽說:不管怎樣,哪怕再辛苦,學費我們都會想辦法的,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好了。
十年寒窗苦讀日,今朝金榜提名時。朱宏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她是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家,從一個小山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向前,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