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倪洋)4月21日,來自挪威的尤約翰老人再次回到了他第二故鄉(xiāng)——安康,向安康市檔案館捐贈了精心收藏的1918-1949年安康老照片集、1947年安康彩色紀錄片和40余張安康老照片原底片等珍貴藏品。市檔案館館長邱志華向尤約翰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今年已經(jīng)80歲高齡的挪威老人尤約翰,看起來依然神采奕奕,“自1918年挪威夏明華牧師到安康已經(jīng)過了100年,今天我?guī)е篙叺倪z志,尋著心靈的歷程,回到第二故鄉(xiāng),心情非常激動……”尤約翰用流利的漢語在捐贈儀式上向大家講述著百年安康故事。“我在安康度過了美好的兒童時光,父輩們用相機記下了安康當時的生活和風(fēng)景,我愿意把父輩們照的老照片和影像資料作為安康的一個紀念品,送給你們,讓安康朋友知道過去的情況,祝愿挪威和中國安康友誼萬古長青!”
據(jù)悉,尤約翰家族橫跨兩個世紀,歷經(jīng)100多年,前后三代人都熱愛中國文化,尤其對安康有著深厚的感情。自1918年挪威夏明華牧師到安康傳教,到1928年尤約翰的父親尤漢森從挪威坐火車出發(fā),歷時三個月抵達安康。在長達30余年的時間,他們與當時的地方政府、鄰居和信徒相處融洽,建立了豐富友誼。曾經(jīng),在土匪大舉圍攻安康城,他們將300余人街坊鄰里掩護在圍墻內(nèi);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臨近安康時,他們在小北街建立了急救站,并竭盡全力救助被日軍飛機炸傷的傷員;他們把英文新約圣經(jīng)作為教材,開設(shè)英語學(xué)習(xí)班,幫助年輕人學(xué)習(xí)英語,這些對安康地方教會發(fā)展、文化交流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為尤漢森的兒子尤約翰,1938年起隨父親在安康生活了9年,他把安康作為第二故鄉(xiāng),關(guān)心安康的發(fā)展,積極向挪威宣傳中國的風(fēng)土人情,用實際行動搭起了中國和挪威人民友誼的橋梁。尤約翰的大女兒尤寶珍,受家境影響,也熱愛著中國文化,延續(xù)著尤約翰家族對中國的工作,為促進中挪兩國友誼繼續(xù)貢獻著力量。
安康市檔案館認真收集整理尤約翰捐贈的珍貴檔案資料,并將以專題展的形式進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