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制服一区_性爱一级片国产精品视频_91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精品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聯(lián)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部門
安康第一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即將問世
2014-11-03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主演張稷軒、許紫青、盧倩文等.jpgJik安康新聞網(wǎng)

主演張稷軒、許紫青、盧倩文等Jik安康新聞網(wǎng)

 Jik安康新聞網(wǎng)

安康新網(wǎng)訊(實習記者 魏濤)31日下午,安康第一部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軍鄉(xiāng)》新聞發(fā)布會在我市召開,該電影將于2015年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副市長杜壽平出席發(fā)布會并致辭。Jik安康新聞網(wǎng)

據(jù)悉,《紅軍鄉(xiāng)》是一部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繼承革命傳統(tǒng),弘揚紅軍精神,再現(xiàn)陜南紅軍在革命年代感人至深的軍民魚水情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榮獲陜西省重大文藝精品項目。影片以1935年紅七十四師六路游擊師轉戰(zhàn)鄂陜途中,特務隊十四名戰(zhàn)士同四百多名敵人浴血奮戰(zhàn),壯烈犧牲的指導員高中寬和尚班長為原型,由導演涂京江指導,演員張稷軒、許紫青、盧倩文等主演,陜西省安康市金漢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拍。目前電影武打爆破戲份已在山東沂蒙拍攝完畢,即日起,將繼續(xù)在旬陽縣紅軍鄉(xiāng)進行拍攝,將于2015年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Jik安康新聞網(wǎng)

即將問世的安康第一部革命歷史題材劇《紅軍鄉(xiāng)》,既豐富了安康影視文化內(nèi)涵,又對于我們傳承紅軍精神,走好群眾路線,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豐富和彰顯中國精神有重大建設意義,更是推動安康文化發(fā)展的一大盛事。從挪威老人尤約翰1947年拍攝的反映安康風土人情的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到近幾年《郎在對門唱山歌》、《山娃的春天》、《遠山的回聲》等一系列反映安康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作品在全國榮獲佳績,安康電影伴隨著安康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而不斷成長和進步。Jik安康新聞網(wǎng)

鏈接:Jik安康新聞網(wǎng)

紅軍鄉(xiāng),在陜西省旬陽縣東北部與湖北省鄖西縣、陜西商洛鎮(zhèn)安縣接壤的潘家河上游,是全國唯一以“紅軍”命名的鄉(xiāng)鎮(zhèn),它以境內(nèi)兩位紅軍烈士墓而得名。Jik安康新聞網(wǎng)

1934年12月8日,紅二十五軍三千人由徐海東、程子華率領到達陜南,創(chuàng)建鄂豫陜蘇區(qū),12月底組建鄂陜游擊師,陳先瑞任師長。1935年10月6日,原鄂陜、豫陜所屬游擊師會合,成立紅二十五軍七十四師,陳先瑞任師長,李隆貴為政務,紅二十五軍七十四師主要活動區(qū)集中在旬陽縣潘家河一帶,在紅軍鄉(xiāng)境內(nèi)活動更為頻繁。1935年10月18日,我陜南特委率領紅七十四師之一部從湖北鄖西廟川鄉(xiāng)郭家溝經(jīng)過時,被敵一個連和偽鄖西三區(qū)區(qū)隊副艾光清鄉(xiāng)練發(fā)現(xiàn),遂向我軍追擊,我軍沒有抵抗,即翻越紅軍鄉(xiāng)與湖北鄖西交界的九龍山,過潘家河,進入花園溝,上到林家臺子,并計劃在這里布陣迎敵,留下特務隊2班14人,由高中寬指導員指揮,在后作掩護。在指導員高中寬、二班班長尚班長、副班長樊幫成的帶領下,特務隊來到九龍山佛爺廟,與尾追的艾光清帶領的鄉(xiāng)練300余人交火。經(jīng)過半個來小時的戰(zhàn)斗,我軍14人打退了敵300多人的進攻,掩護了主力部隊的順利前進,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在這此戰(zhàn)斗中我軍高中寬指導員、尚班長不幸光榮犧牲。戰(zhàn)斗結束后,在當?shù)厝罕姷膸椭,將兩位紅軍烈士的遺體掩埋在九龍山下的碾子溝內(nèi)。Jik安康新聞網(wǎng)

紅軍部隊在此活動期間宣傳黨的政策,訪貧問苦,行醫(yī)治病,與當?shù)厝嗣袢罕娊⒘藵夂竦聂~水之情。犧牲的高中寬指導員生前以自己的醫(yī)術,先后醫(yī)好了一百多位農(nóng)民的瘡和其他疾病,分文不取,人們稱之為“得道神醫(yī)”。犧牲后高指導員救死扶傷的事跡深深地刻在老百姓心中,當?shù)乩习傩兆跃幟裰{歌頌紅軍。為紀念這位紅軍烈士,當?shù)厝罕娮园l(fā)為其修墓、樹碑、燒香、供奉、許愿,祈求紅軍烈士治病賜福。時至今日,每年為紅軍烈士掃墓、燒香敬奉的群眾達6萬余人次。Jik安康新聞網(wǎng)

為讓革命傳統(tǒng)代代相傳,紅軍精神發(fā)揚光大,1977年4月25日由陜西省文物局撥款修建紅軍烈士紀念館;1978年中共旬陽縣委、旬陽縣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在紅軍鄉(xiāng)政府所在的林家坪建紀念塔一座,展廳140平方米,宿辦樓180平方米,水塔一座,林園16畝,并派專人管護。近年來,依靠各級、社會各界的支持,新建紅軍烈士紀念碑一座,四周設3米寬的鮮花壇,正面設祭奠臺,將原紅軍烈士墓進行整修,墓前設銅香爐一座,祭奠臺30米,墳前綠化體現(xiàn)莊重、肅穆氛圍,新建紅軍雕塑、浮雕等教育設施風格古樸、莊重,新建1200平方米的紅軍烈士紀念館(展廳),征集革命文物及歷史遺存,供游人參觀。硬化烈士墓道路500米,重新修建烈士墓,建設了拜臺;硬化館區(qū)道路300米,栽植翠柏、塔柏4000余株,征集紅軍標語、歌謠碑刻136幅。新建紅軍烈士紀念館入口大門、停車場、餐館、旅游用品商店等服務設施。Jik安康新聞網(wǎng)

紅軍烈士紀念館的建成,為繼承革命傳統(tǒng)、弘揚紅軍精神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每逢清明節(jié)、“五四”青年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各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學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在校學生在此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996年旬陽縣文教局授予紅軍烈士紀念館為“旬陽縣中小學德育基地”;2000年,共青團陜西省委授予紅軍烈士紀念館“陜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陜團發(fā)[2000]05號);2004年11月9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紅軍鄉(xiāng)“國防教育”基地。紅軍烈士紀念館成為旬陽縣乃至陜西省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陣地。Jik安康新聞網(wǎng)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編: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