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解決群眾出行難
在解決基層群眾實際困難的同時,該處立足全市發(fā)展,圍繞“新三難”問題,克難攻堅,奮勇直前……
曾經的馬坎、中心廣場十字,在安康人的心目中,人車混行、交通堵塞。市政府決定用3個月時間建成2座人行天橋,緩解城市交通。春節(jié)將至,許多人都在忙于辦年貨、回家團圓。該處班子卻帶領工作人員緊緊圍繞工期戰(zhàn)嚴寒、斗風寒,不足百天時間,原定的1月25日放行,硬是趕到24日完成建設任務,提前1天兌現市民承諾,設計品位高、建設時間快、建成效果好,不僅向政府交了一份滿意答卷,更是贏得群眾一片贊聲。
為徹底消除大橋路的腸梗塞,安康城區(qū)決定修建地下通道,該處包抓領導天天吃住蹲守在工地,發(fā)揚“五加二”和“白加黑”的精神,采取倒逼工期、責任追究、每天例會制加快項目推進,龍舟節(jié)前,一座高標準、高品味的地下通道,寬敞、開放的漢江一橋城門展現在市民面前。6月2日開放當天,市民張女士一邊在新落成的地下通道拍照,一邊自豪講道:“咱安康的地下通道也不輸給西安鐘樓的呀!”
同時,該處還將繼續(xù)加快城市路網建設,預計2014年底前城東漢橋大橋引橋貫通前8聯(lián),主橋樁基出水面,南環(huán)東路、長嶺南路、東堤十字人行天橋交付使用,更多的民生項目惠及更廣大市民群眾。
精細管養(yǎng),建立便民服務長效機制
市政設施管理處“市政服務進社區(qū)”活動開展后,市政人的身影遍步安康城區(qū)的大街小巷,累計完成市政建設維護投資近千萬元,養(yǎng)護街巷道路3600平方米;維護人行道13800平方米;疏通排水管道17000米;清掏雨、污水井24000座次;更換井圈、井蓋229套;處理突發(fā)應急事件193件;對46條小街小巷照明設施進行了更新改造,安裝路燈160余盞。
服務貴在主動,通過開展“市政服務進社區(qū)”活動,該處工作人員作風明顯轉變,辦事程序得到了減化,便民服務措施增多,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處理問題也更加便捷及時,與群眾的關系也更加密切。不論是市政項目建設,還是排水管道疏通、道路修補,“市政服務進社區(qū)”讓老百姓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為建立長將效機制,該處干部包聯(lián)的社區(qū),走進社區(qū)后,向群眾發(fā)放便民聯(lián)系卡,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說:“這下可好了,我們門前的排水壞了、燈不亮了,知道向哪反映了。”12319城建熱線開通后,該處同步增設道路、排水和照明三個應急分隊,24小時待命處置群眾投訴。在值班巡守方面增派人力,增加技術處理措施,對城區(qū)重要路段、十字路口,進城的出入口,安裝監(jiān)控像頭17個,高清晰的視頻監(jiān)控,有些問題不等市民投訴,就立即解決。熱線業(yè)務受理當天,晏家坡菜市場排水堵塞,接到群眾反映后,該處立即安排車輛、機械前來疏通,半小時后,排水通了。站在旁邊的群眾對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熱線開通后,市政上解決問題的速度比公安110還快,兩三個小時就解決問題。”
服務永無止境,該處近年來先后獲得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市級創(chuàng)佳評差最佳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工人先鋒號”等多項榮譽。市政設施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后,“市政服務進社區(qū)”活動,將一手抓“全覆蓋”,一手抓“常態(tài)化”。服務區(qū)域、服務內容、服務時間要實現全覆蓋。同時,通過建立組織保障機制、考核保障機制,讓這項為民服務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