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是什么?做黨報傳媒的同志是否想過這個問題?
黨報是權威,輿論的、政治的、政策的權威,在中國,沒有哪一家市場化媒體敢于如此說。過于的新聞專業(yè)主義,迷糊了他們的“政治心”,所以天然不具有黨報的品質。
這樣的權威性,其實是加重了對于黨報的專業(yè)性要求,既要專業(yè)性,也要“政治心”,這就是雙重考驗。從某種程度講,辦黨報更不易,黨報的改革創(chuàng)新難度更大,也更有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肯定代表中國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基本方向。
上述權威,具體到某個專業(yè)板塊,就是理念權威。從新聞專業(yè)的角度體量“輿論的、政治的、政策的”權威,把泛化的權威渠道化、平臺化,通俗講,體現(xiàn)在專業(yè)化的說法,說理念不是空談,不是口號,更不是生熱不分的泊來品。
科教周刊6月18日一版“家庭教育六人談”,就是一個接地氣、有前沿意識、有準確理念傳播力的好策劃,好就好在體現(xiàn)本報在教育特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正向提倡,而這種提倡,是安康教育領域的缺項。策劃、采寫,應該不是很輕松,從平面結果看,應當是成功的。當然這樣的策劃不算什么首創(chuàng),外報可能早已做過,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拿來在安康做。下步當然可以延伸思考,如專門再做一期“家長六人談”,讓家長也來說說,我們怎么教育孩子,因為這個話題實在太過重要了。其它領域也可做,比如醫(yī)患關系的,比如科技與產(chǎn)業(yè)結合的,比如城市公共圖書館如何突圍的,安康哪些人在讀書,哪些人不讀書,等等。
盡管周刊的改與變,還有太多的事要做,但正報、晨刊、特刊,可不可以放下身段,向周刊學習一二?過去的一年,本報在保守的基本格局中,用力向前推進報紙的融合發(fā)展,想法是給大家時間,給大家思考,找到自己的風格,自己的路數(shù),一年了,現(xiàn)在要加快步伐促轉型,要秋后算帳,要布局來年耕耘、播種,請大家告訴大家,我們要快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