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閆晶瀅
資管新規(guī)落地月余,銀行理財“保本保息”的承諾余音尚在,卻也最終悄然遠去。在此背景下,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成了銀行熱推的保本理財“替代品”。
事實上,有著“保本沖動”的并非只有經常去銀行網點的大爺大媽,更有坐擁高額閑置資金的上市公司。僅就今年5月份而言,《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近500款結構性存款,合計金額為411.02億元,結構性存款在眾多理財產品中也已占據“半壁江山”。
結構性存款占據半壁江山
6月5日,上市公司安井食品發(fā)布委托理財公告稱,公司擬以2000萬元閑置募集資金購買保本型理財產品。此前,公司全資子公司泰州安井于今年4月28日購買交通銀行的保證收益型產品“蘊通財富·日增利34天”,投資金額為3000萬元,年化收益率為4.1%,于6月1日到期。同日,泰州安井在交通銀行購買2000萬元的期限結構型產品“蘊通財富結構性存款31天”,年化收益率為3.9%。
安井食品表示,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投項目建設和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部分暫時閑置募集資金投資于低風險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一定的投資收益,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從保本理財“無縫對接”至結構性存款,安井食品上述“理財歷程”在上市公司中比比皆是。
僅就今年5月份而言,《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購買了近500款結構性存款,合計金額為411.02億元(以公布交易日期數據為準)。而從5月份全部上市公司理財數據來看,當月共有431家上市公司購買1062款理財產品,合計金額為763.25億元。從數據上來看,“青睞”結構性存款的上市公司占比過半,結構性存款在眾多理財產品中也已占據“半壁江山”。
反觀去年同期數據,2017年5月份,共有421家上市公司購買1188款理財產品,合計金額為849.21億元。其中,結構性存款產品僅有226款,購買金額合計為189.38億元,占比不足1/4。
“結構性存款能更好的滿足公司的需要,由于是公司資金,相關負責人對投資資金的安全性最為看重,一般不會將投資回報率放在首位!蹦彻煞葜沏y行理財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由于結構性存款期限較短且收益較有優(yōu)勢,目前主要作為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代替品而存在。
《證券日報》記者致電數家上市公司詢問其購買結構性存款情況,多位董秘辦工作人員均證實其公司現存“保本”需求!肮緦①Y金安全放在第一位,購買適度保本短期理財,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某通信技術類上市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其公司財務部設置了專門人員對其購買的理財產品進行跟蹤管理,且審計部門也會對理財產品的資金使用和保管情況進行審計監(jiān)督,確保資金安全。而在產品選擇方面,出于安全考慮,其更傾向于和此前長期合作的銀行進行交易。
保本沖動難遏
事實上,上市公司對保本理財的“狂熱”也可以理解。
根據證監(jiān)會出臺的《上市公司監(jiān)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jiān)管要求》,其對上市公司閑置的募集資金投資產品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fā)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二是流動性好,不得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在此情況下,無論是過去的銀行保本理財,還是現在的結構性存款,都具有絕對優(yōu)勢。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今年5月份上市公司購買結構性存款的信息,根據合同約定內容不同,結構性存款的產品性質大多被標注為“保本浮動收益型”或“保證收益型”。從資金來源方面,共有192家上市公司使用294.14億元募集資金購買結構性存款,占比接近3/4。而從投資期限來看,在近500款產品中,有58款產品的投資期限在33天(約1個月)以內,339款產品投資期限在100天(約3個月)以內?梢姡Y構性存款兼具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特質,被上市公司所高度認可。
而從收益率情況來看,根據上市披露信息來看,目前其投資的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率與此前的銀行保本理財區(qū)別不大。具體而言,投資期限在1個月左右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4.5%之間;投資期限3個月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大致在4%-5.3%之間。在資管新規(guī)落地、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息之后,結構性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甚至可與銀行非保本理財“一決高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公布的結構化存款收益率中,仍可發(fā)現“非此即彼”類型的預期收益率。從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預期收益率來看,“0.35%或4.5%”、“1.5%或4.2%”這樣的結構比比皆是,不過由于相關交易合同并未披露,是否屬于此前市場上熱議的“假結構”高息攬儲尚未可知。
此外,在記者采訪中,曾有理財經理表示,該行針對公司/機構客戶推出定制結構性理財產品,以滿足其獨特的理財需求。而從上市公司理財信息中,該理財經理的觀點也能得到印證:在上月上市公司購買的約500款結構性存款產品中,冠名中含“對公”、“單位”、“機構”等的產品超過150款,占比約為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