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主旋律影片最不占便宜的時刻,它變臉了!它讓你感受到疼痛。這種疼痛,就是反戰(zhàn),就是祈福。
一個在通訊站單獨駐守的年輕士兵正遭遇數(shù)名反政府武裝分子圍攻,他以墻壁做掩體,打著打著,發(fā)現(xiàn)前方地上有半只手,這是誰的手?怎么會有只手?與此同時,通訊兵感覺自己右手不聽使喚,舉起胳膊一看,自己的右手被打掉只剩下一半。這個時候,敵兵壓了上來……
還有那個叫石頭的戰(zhàn)士,在撤退途中遭遇流彈,左臉被打穿,半邊臉裂開,露出整排牙齒,就像諾蘭《暗夜騎士》里的雙面人。他當時就惶恐了,也很痛苦,情緒完全不可自制,抄起沖鋒槍歇斯底里地掃射,脖子再次中彈。他后靠著墻柱,緩緩倒下,死前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好疼啊。
這兩幕慘烈情景,看得人悲痛欲淚。大家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年初一、舉家團圓時看到的慘烈景象,而這般寫實竟出自一部中國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一想到它并不是為了春節(jié)的喜悅打造的,我甚至感到一絲幸運,或者說幸福。是的,我相信大部分人在選擇一部電影類型時都不會說,來一部主旋律電影看看。對于普羅大眾,主旋律經(jīng)常被簡單理解為說教、官腔、觀點被動,尤其是,它好像完全沒有辦法娛樂起來,一張嚴肅臉從頭板到尾。即便是片方宣傳團隊,也都聞主旋律色變,生怕把這三個字帶到觀眾面前。但就在這個主旋律影片最不占便宜的時刻,它變臉了!它讓你感受到疼痛。這種疼痛,就是反戰(zhàn),就是祈福。
這部電影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不安妥,可謂前狼后虎。狼,就是那只“戰(zhàn)狼”,與《紅海行動》完全相同的故事素材,巨鱷級的觀影現(xiàn)象,一部片就把這個故事消耗殆盡;而后虎,就是春節(jié)檔其他續(xù)集IP的陣地戰(zhàn),它們早早地盤踞在各自的席地,有的還笑里藏刀。在沒看到這部電影的實質之前,它完全處于劣勢。但你一定會從電影的第一場戲開始,發(fā)現(xiàn)它比任何競爭對手都要硬,它渴望達到專業(yè)性的極致,以及為了實現(xiàn)這種專業(yè)性而苦心經(jīng)營的邏輯性,也要走到極致,五場不同規(guī)格的戰(zhàn)斗,讓簡短的過場戲成了觀眾唯一的換氧時間。它是《集結號》后中國軍事電影寫實性的突破,它的強度和復雜,是《芳華》那場引以為傲的伏擊戰(zhàn)的100次方。
它僅有的弱點,就是漫長的戰(zhàn)場變換,太難找到停歇,除了拆彈和狙擊兩種趨緩的節(jié)奏外,電影通篇都依賴爆炸和子彈爆點,這對于女性觀眾或者兒童,都是耐性的一種考驗。
也正如此,這部電影沒有形而上的主題,就像之前說的,它可能只是想用疼痛和慘烈宣告反戰(zhàn)的意義;它也不需要控訴或者同情,在敵強我弱的艱險里,緊張便能帶入,帶入就是最大的同理心了。
合家歡在這個春節(jié)里并不誠實,那些顛覆文學傳統(tǒng)的男歡女愛,那些征服美利堅的土豪一般的鬧劇,還有試圖通殺一切年齡段的萌物,都有點像是臨陣磨槍。而只有這把槍,是能扛起來奔走的。《紅海行動》的導演林超賢,原本2012年的《逆戰(zhàn)》就終結了他對現(xiàn)代槍械的狂迷,他甚至一度陷入對“精神分裂”的執(zhí)迷中,就如那部《魔警》。但《湄公河行動》重燃起他對槍支的渴望,他要尋找更開闊的規(guī)模。他也不想再濫用情感,比如戰(zhàn)斗英雄一想家就看照片或視頻通話的老舊情節(jié)通通不要。他甚至不想再付諸于個體的前史了,除了海清這個深陷戰(zhàn)火的記者角色外,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原地待命”。你甚至不知道,張譯這個角色是怎么當上蛟龍隊長的,他是否背負著什么抱負在作戰(zhàn)。導演這次要做的,是以他們本能的行為讓你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在這里。對,那的確是被主旋律支配的行動,但也是為了捍衛(wèi)公民生命而自覺自愿的義舉。林超賢真正做到了剔除所有雜念,控制了整個局面,你幾乎找不到他和海政影視是否發(fā)生過創(chuàng)作上的磨擦。
這樣的主旋律影片,我希望年年都有。這樣的《紅海行動》,我還想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