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zhí)毂?文/圖
春回大地,草木萌發(fā)。又到了春耕備耕的大好時節(jié),走馬嵐皋縣各鎮(zhèn)的田間地頭,農戶們平整土地、砍灌疏林、追肥除草、果樹修枝、播種育苗,處處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萬象“耕”新的火熱景象,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了春天動人的樂章。
撂荒地播種苦蕎過百畝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前些天,南宮山鎮(zhèn)下起一場春雨,給苦蕎出苗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天氣放晴后,紅日社區(qū)的黨支部書記劉昌建、支部副書記李利洪、駐社區(qū)第一書記袁凱,相約來地里查看播種苦蕎的出苗情況,指導群眾搶抓節(jié)令進行播種。
2022年,紅日社區(qū)為了集體經濟銷薄,流轉整理了400多畝撂荒地,成立了南宮山鎮(zhèn)康健苦蕎種植農民合作社,帶動了社區(qū)41人入股抱團發(fā)展苦蕎產業(yè),播種苦蕎500畝,經過幾個月精心管護,夏收苦蕎2萬多公斤。收罷苦蕎后,紅日社區(qū)合作社按照嵐皋縣穩(wěn)糧擴豆的要求,又接著翻地種上了大豆,也取得了30余萬元的經濟效益。
劉昌建介紹說,“去年‘蕎豆輪作’成功,讓社區(qū)的兩委干部信心倍增,也激發(fā)了今年居民的干勁!從正月二十開始,合作社就組織群眾在復耕的撂荒地播種苦蕎了,目前已播種下了上百畝,預計2月底600多畝苦蕎將全部完成播種任務。”
在通往太平寨的山路上,三組居民范傳珍正忙著和家人翻地種苦蕎。她說,今年合作社把苦蕎的收購價從原來的3.50元每斤提高到3.80元,1500斤以上的4元一斤消息傳出后,她就報名把自家的15畝地改種苦蕎,這幾天得趕緊下種,不能誤了農時。
技術員果園傳技助春管
眼下,正值獼猴桃春季管理的關鍵時節(jié)。在嵐皋縣佐龍鎮(zhèn)金珠店村陳家堡獼猴桃產業(yè)園,三組果農陳國富和一幫村民,圍在縣農業(yè)農村局科技特派員謝立華面前,聽取獼猴桃剪枝技術要領講解。
陳國富2019年在金珠溝村種植獼猴桃,他除了有150畝老園區(qū)外,還新建了100畝獼猴桃新園區(qū),去年獼猴桃已取得了初步的經濟效益。進入冬天,獼猴桃樹上葉子完全掉落后,他就開始進行修剪,現在接續(xù)的是去年未完成的工作。
陳國富說,正月初八,他就把從周至縣來的4位師傅請到家?guī)妥约盒藜簟=酉聛,根據縣獼猴桃技術服務中心下發(fā)的提示,工作重點放在微噴、春季施肥、預防倒春寒上,力爭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期待今年的果子有一個好收成。
同樣,在城關鎮(zhèn)聯春村、滔河鎮(zhèn)柏坪村、四季鎮(zhèn)月壩村的獼猴桃種植產業(yè)園里,這幾天果農搶抓農時集中時間人力,忙著修枝春管的身影隨處可見。
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張吉平介紹,為了切實做好果樹春管工作,縣農業(yè)農村局組織技術人員和農科中心的業(yè)務骨干下沉一線,巡回各鎮(zhèn)獼猴桃果園向果農講解春季果樹的修剪、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土肥水管理等知識,同時聘請了周至縣獼猴桃技術員來嵐皋幫助果農嫁接,為果樹的優(yōu)質高產打下基礎。
“旱改水”3000畝藏糧于地
立春過后,天氣轉暖,嵐皋縣城關鎮(zhèn)新春村“旱改水”工程迎來了大好時機。最近一段時間,新春村的兩委干部經常是村部和“旱改水”現場兩頭跑。丈量、整合分散土地,組織人工除草、興修水渠,在瓦屋嶺“旱改水”地頭,村干部組織村民擺開了戰(zhàn)場。
“你看到的這些,是我們‘旱改水’工程前期的一些基礎工作,今年要在去年650畝的基礎上增加350畝,2月底旋耕機就會駛向田間,及早把田整耙出來,4月份就能插早秧了。”村黨支部書記楊昌余一邊介紹,一邊扳起手指頭算起了一筆增收賬。
“這350畝‘旱改水’任務完成后,全村的水田面積兩年新增1000畝,僅此一項糧食增收40多萬公斤。收了稻谷還可以種油菜、大豆等其他經濟作物,真正實現了一地多收。”
與新春村不同的是,堰門鎮(zhèn)中武村300畝“旱改水”工程,一期220畝土地流轉到位后,去年冬天,就把挖掘機駛進地里高推低填兩個多月,現如今前期工作一切就緒,就等引水進田了。
而在“旱改水”項目的地塊里,筆者看到村民“見縫插針”種下的地膜土豆新芽已長出地面,片片新綠隨風搖曳,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畫卷。
村民張開明解釋說,土地整理好閑著也是閑著,村合作社發(fā)動村民種下了110畝地膜土豆,作為季節(jié)性產業(yè),F在的重點是做好土豆的田間管理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等4、5月份土豆挖了,正好趕上插秧季,這叫“種豆種稻”兩不誤。
筆者了解到,嵐皋縣從2021年開始分步推進“旱改水”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增加水田1萬余畝,重點圍繞撂荒地和水源條件合適、工作量較小的地塊進行,單塊面積不低于30畝。2022年已分別在城關、孟石嶺等鎮(zhèn)落實完成面積2000余畝,今年將擴大“旱改水”3000畝,確保把藏糧于地落到實處。
魔芋備種烤煙育苗正當時
前些天的一場春雨之后,讓地處高海拔地帶的官元鎮(zhèn)平添幾分寒氣。
2月17日,是個好天氣,官元鎮(zhèn)陳耳村的30多位村民在村委會副主任鐘光乾帶領下,帶上方面便、火腿腸等食品,來到火山溝山林地,揮鋤挖坑,為魔芋下種早做準備。
走進勞動現場,只見村民集中林下挖完坑后,還不忘在坑內放入漚制的農家肥,大家又說又笑,干得熱火朝天。
“正月十五一過,村上就組織村民開始疏林砍灌了,現在轉入挖坑階段,打算在4月前把400畝林下和100畝大田魔芋全部種完。”鐘光乾介紹道。
而在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滔河鎮(zhèn)車坪村的烤煙育苗大棚內,技術員王道祥正在指導工人們進行烤煙育苗裝盤技術,他一邊講一邊示范,忙得不亦樂乎。
“漂浮育苗重點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二是準確掌握溫濕度和通風,三是后期要煉好苗,控水、控肥、剪葉,最后達到優(yōu)質壯苗標準……”王道祥講得認真,煙農在一旁聽得仔細。
車坪村烤煙種植大戶鄭興芳稱贊說,技術員的講解通俗易懂,很接地氣,下村蹲點服務好比下了一場“及時雨”,讓我們今年發(fā)展烤煙產業(yè)的信心更足了!
據了解,滔河鎮(zhèn)今年落實烤煙種植面積800畝,育苗主要采取漂浮育苗法和兩段式常規(guī)育苗法,其中建設漂浮育苗大棚6個,育出的煙苗可供大田移栽500畝,目前育苗工作已經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