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制服一区_性爱一级片国产精品视频_91中文字幕在线视频_精品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聯(lián)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安康
一位老船工祖孫三代的漢水情緣
2020-05-26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通訊員 張濤 潘定安RXC安康新聞網(wǎng)

從紫陽縣城沿任河逆流而上10公里左右,便到了瓦房店。這座位于江邊的小鎮(zhèn),在明清時期是整個陜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被譽為“陜南的小漢口”。RXC安康新聞網(wǎng)

在北五省會館參觀時,我們有幸認識了會館工作人員李文章。在攀談中,聽他講述了自己40多年的船工生涯和祖孫三代從事航運業(yè)的故事,以及與生他養(yǎng)他的這方靈山秀水割舍不斷的漢水情緣。RXC安康新聞網(wǎng)

A 祖孫三代的航運故事RXC安康新聞網(wǎng)

四月的紫陽,春光明媚,空氣清新。眺望遠處的茶山,滿目翠綠,下高速去茶山,只見公路兩邊桃紅柳綠,種植的玫瑰清香撲鼻,頓覺心曠神怡。在瓦房店北五省會館內(nèi),一位年近花甲、滿頭白發(fā)、懷抱孫子的老者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了解會館人文歷史、查看漢江航運史圖片時,見他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聽他講的那么通透,詢問之下得知:這位工作人員名叫李文章,祖孫三代都是船工。據(jù)李文章介紹,他的祖籍為四川萬源,父親李新德1927年出生,母親陳鳳秀1936年生人,父母都已經(jīng)先后過世,他的兩個女兒也都出嫁。RXC安康新聞網(wǎng)

據(jù)李文章介紹,他的爺爺從萬源來紫陽的早,是一名老船工。到他這輩可以說是祖孫三代都是船工,住在江邊,靠著喝漢江水長大,也靠著漢江水運為生。“我父親十多歲時就跟著爺爺一起跑船,常年吃住在船上。成年后,父親就加入了紫陽縣航運社,從做雜工開始,到后來當上船長。有了我以后,自記事開始,我父母就將我?guī)г谏磉,?jīng)常隨他們一道跑瓦房店到紫陽。”李文章說,“10多公里的水路,逆流而上要跑4個小時,順江而下需要近1個小時,父親駕駛著6噸的貨船也跑安康、漢口等地,將紫陽的茶葉、桐油、生漆、蠶繭等當?shù)靥禺a(chǎn)通過水路輸送出去。最遠運往漢江下游的漢口。”RXC安康新聞網(wǎng)

到現(xiàn)在他還清楚地記得一次陪父親跑長途的經(jīng)歷。漢江有些河道落差較大,水流湍急,順江而下一兩天就到了安康,從安康到漢口則又跑了四五天。到了漢口卸了貨后,在沿江碼頭貨棧會館再找貨源,然后將漢口的日用百貨、鹽、布匹、煤油裝船拉回紫陽銷售。那時候,安康已經(jīng)有了以柴油為動力的鐵駁船,也有帆船,有時候可借風作動力,逆流而上時遇到水枯、爬坡時,則需要下船拉纖,五六個船工,穿著草鞋,拉著纖繩,肩膀常常被纖繩磨破、紅腫,十分辛苦。在回憶過往的航運生涯時,李文章流露出對往日生活的眷戀。RXC安康新聞網(wǎng)

B 靠航運養(yǎng)家糊口的歲月RXC安康新聞網(wǎng)

上世紀八十年代,20多歲的李文章便與父親在瓦房店渡口處承包了一條能承載30人的客貨兩用船。開始時主要接送客人往返于向陽和紫陽之間,1986年以后,地方上開始修公路,便改行為工地運送砂石料。2005年后,他又給鎮(zhèn)上開泵船擺渡到對面的向陽鎮(zhèn),每年能掙上五六千元錢。2007年到2009年,擁有駕駛船舶各項資質(zhì)的李文章發(fā)現(xiàn)了新商機,出資租賃了一艘大型拉砂石料的機動船,給安毛高速中鐵十五局送砂石料,幾年下來收入可觀。除了駕船以外,李文章與妻子、女兒還在房子坎下的任河撒網(wǎng)打魚,每天能打幾十斤魚,最高可以賣個兩三百元,日子過得甚是紅火。RXC安康新聞網(wǎng)

最近幾年,紫陽交通變化很大,襄渝二線、安毛高速、鄉(xiāng)村道路相繼建成通車,市政建設(shè)日新月異。2011年,李文章從坎下破舊的石板房搬進了新修的寬敞明亮的三層樓房。勞累了大半輩子的他感到有些累了,是該過一下舒坦的日子了?墒怯崎e的日子沒過多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北五省會館需要一位懂得漢江人文歷史的講解員,作為不二人選的他被鎮(zhèn)上相中,每月給他1800元工資,鎮(zhèn)上領(lǐng)導找上門來,他欣然接受,每天樂此不疲的為游客講解著漢水航運史。RXC安康新聞網(wǎng)

C 漢水是一生割不斷的情緣RXC安康新聞網(wǎng)

“我祖孫三代都是船工,住在漢江邊,喝著漢江水長大,是清澈的漢江水養(yǎng)育了我的家人,我跟漢江有著深厚的感情。”說到這里,李文章眼睛濕潤了。我們問道:“有沒有你父親生前在船上的照片。” “有呀!”說著他就急忙從臥室里拿出父親唯一的一張在紫陽航運社時拍的黑白照片,鏡框里的老人站在一艘木船船頭上。“這很珍貴,我一直妥善保管著。”李文章說。RXC安康新聞網(wǎng)

李文章是個心細的人,過去船上的老物件他大都保管著。在李文章看來,這些老物件承載著他的家人和漢江航運的歷史以及家庭聯(lián)系,十分寶貴。在李文章現(xiàn)住的樓房底層,還擺放著過去使用過的木質(zhì)劃槳、纖繩、鐵錨、撈魚用的兜兜以及捕魚用的漁具。在李文章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他原來住的坎下的舊石板房里。這個房子有80多平方米,因年代久遠已經(jīng)破敗不堪,但卻打掃干凈。李文章告訴我們,他沒事的時候,就會來到老屋子,看看這些物件,坐在這里靜靜回憶過去那段難忘的歲月。RXC安康新聞網(wǎng)

室內(nèi)整齊地擺放著船上用的鋼繩、鐵錨等比較重的物件,看上去很是陳舊且已銹跡斑斑,有收破爛的提出要買時,李文章卻一直舍不得賣。因為在他看來,這些東西是無價之寶,承載著他們祖孫三代與漢江的情緣。 RXC安康新聞網(wǎng)

(責編: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