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昌勇
短 評
為民服務,最要緊的是摸清群眾“心里想”,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或者雷聲大雨點小,只“賣吆喝”唱高調(diào),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走過場。時間久了,群眾不僅不買賬,還會反感,甚至心生抵觸,形成干群關(guān)系“兩張皮”。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必須警惕和防范的。
旬陽縣組織開展“人才夜市”招聘會,服務奔著群眾去,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奔向哪里,點點滴滴之間,營造出為民服務的“心”場景,也讓公仆意識有了“心”注解。為民服務沒有上下班,宗旨意識永遠在線上。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方法,關(guān)鍵是要站穩(wěn)群眾立場,對接群眾意愿,順從民心民意,包裝出來的“真情實意”終究好看不中用。為群眾辦實事的效果如何?既要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還要接受群眾檢驗。只有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在事關(guān)群眾“急難愁盼”的選項中逐一破解,才真正能讓服務質(zhì)效雙優(yōu)雙贏。
“人才夜市”從表面上看,是做優(yōu)做實政務延時服務和便民延伸服務,實際上是人社部門服務意識和服務效益的雙提升,“小小人才夜市,大大服務水平”,這樣的貼近服務最是社會期盼。